此外,所有希望提供遠距醫療的診所,都必須向當地衛生局提出詳細申請計劃。
不過韓國軍方指出,北韓今年3月16日發射火星-17型洲際導彈,當時上升20公里高度就在空中爆炸,這次在空中成功實現級間分離,取得一定的技術進展。不過之後防衛省修正,稱導彈並沒有飛過日本上空,而是在日本海上空消失了。
日本外務省則發佈消息稱,鑑於北韓發射導彈威脅,日美韓三國今日緊急舉行電話磋商,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船越健裕、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金聖、韓國的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金健參加了磋商,強烈譴責稱北韓的挑釁,也確認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美韓同盟威懾力和應對能力的重要性。#MarineCorps F-35 Lightning II aircraft from Marine Fighter Attack Squadron 242 land at Kunsan Air Base, Republic of Korea, for Exercise Vigilant Storm 23, Oct. 31#VigilantStorm enhances combat readiness and strengthens the ROK-U.S. Alliance. #CombinedForce #USMC #military pic.twitter.com/5uIYQkeQoR — U.S. Marines (@USMC) October 31, 2022 韓國外交部考慮採取制裁措施 韓國外交部今日表示,政府上月將涉及北韓核導開發的15名個人和16家實體列入單邊制裁名單,但北韓的挑釁行爲依然沒有停止,因此政府正與美日等友邦國家研討額外的制裁措施,聯合國安理會也可能醞釀新一波對北韓制裁,韓國政府正積極與中國和俄羅斯溝通,希望能得到中俄在安理會上的支持。據韓國空軍消息,10月31日啟動的「警戒風暴」聯合軍演原定於11月4日結束,但美韓雙方決定延長聯演時間,目前正就具體內容進行磋商。新聞來源 詳訊:朝軍今多次多點射彈25枚並實施炮擊(韓聯社) 詳訊:韓軍研判朝鮮發射洲際導彈但以失敗告終(韓聯社) 韓美決定延長聯合空演應對朝鮮挑釁(韓聯社) 韓外交部:正考慮採取額外對朝單邊制裁措施(韓聯社) 日美韓高官譴責朝鮮發射導彈是嚴重挑釁(共同社) 詳訊2:朝鮮疑似發射ICBM 日本修正飛越列島快訊(共同社) US Says North Korea Is Secretly Supplying Russia With Artillery for Ukraine (Voice of America) 延伸閱讀 朝鮮半島五年來最不穩定:向海裡發射數百枚砲彈,金正恩在想什麼? 北韓頻繁試射飛彈搏國際版面,是進行第七次核子試驗的前兆嗎? 北韓官媒報導金正恩親自指導「核戰術」演習,明確釋放近期飛彈試射背後的核武威脅 北韓朝北海道及青森方向發射飛彈,日本發布「J警報」籲民眾避難,10天內5度射彈挑釁強度升級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此外,包括美國和德國在內的其它幾個國家也已向烏克蘭提供了排雷援助。
《金邊郵報》報導,洪森和澤倫斯基在通話中,都同意了彼此所任命的駐在國大使,而洪森也答應澤倫斯基的邀請,在適當的時機訪問烏克蘭。柬埔寨官方聲明指出,洪森(Hun Sen)在周二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Zelenskyy)的通話中承諾,將會與日本合作派遣培訓人員。Photo Credit: BBC News 誰的勝算較大? 根據過往歷史,主掌白宮的政黨在期中選舉中往往會受挫。
跟蹤民意調查的美國網站FiveThirtyEight 預測,共和黨將推翻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多數,但也預測民主黨將在參議院獲勝。最近的兩次總統選舉在這裡的勝負差別都不過1%,而這一次參議院選舉也可能會鬥到最後一刻。有跡象表明,2022年期中選舉可能會是一場所謂的「浪潮選舉」,共和黨將席捲多數席位。共和黨參議院候選人、36歲的布雷克.馬斯特斯(Blake Masters)公開宣揚所謂的「大謊言」,指川普其實是贏了的,但選舉勝利被竊取了,其他關鍵位置的候選人也一樣。
就拜登而言,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只有約40%的美國人對民主黨的表現持贊成態度。他 2020年從共和黨手中贏得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
參議院則較勢均力敵,目前兩黨席位大致相當,但民主黨擁有控制權,這是因為一旦出現平局,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擁有決定性的一票。在喬.拜登入主白宮兩年後,美國將在今(2022)年的11月8日舉行期中選舉。他面對的民主黨對手是將爭取連任的前美國宇航局(NASA)宇航員、海軍上尉馬克.凱利(Mark Kelly)。堅守參議院對總統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事關重要職位的人選提名,比如,正是這屆參議院批准了政府職位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
參議員任期六年,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參議院議員面臨競選連任在喬.拜登入主白宮兩年後,美國將在今(2022)年的11月8日舉行期中選舉。Photo Credit: BBC News 哪幾場選戰值得一看? 這次期中選舉是要爭奪美國國會的控制權,包括35場參議院選舉,將會決定在上院將是由誰說了算。2022年期中選舉之所以比大多數選舉更重要,是因為在今後數年美國和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議題上,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觀點截然相反,而美國的立場和政策變化將對世界產生影響。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11月8日的美國期中選舉涵蓋眾議院所有435個席位,以及35個參議院席位和36個州長職位。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競選賓州共和黨參議員席位的電視名人梅默特・奧茲(Mehmet Oz)。
但控制眾議院將使共和黨人,更難讓民主黨總統通過任何重大立法。就拜登而言,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只有約40%的美國人對民主黨的表現持贊成態度。
他信奉美國優先,站在民族主義陣營,反對援助烏克蘭,抨擊科技巨頭。期中選舉每四年一次,它會選出新的國會議員,而非總統,但選舉的結果卻可能對本屆總統餘下任期的執政,甚至兩年後的大選產生不小的影響。有跡象表明,2022年期中選舉可能會是一場所謂的「浪潮選舉」,共和黨將席捲多數席位。共和黨參議員朗.強森(Ron Johnson),67歲,反對確認拜登2020年的選舉勝利,淡化美國國會山的騷亂,甚至還曾建議用漱口水殺死COVID-19病毒。共和黨參議院候選人、36歲的布雷克.馬斯特斯(Blake Masters)公開宣揚所謂的「大謊言」,指川普其實是贏了的,但選舉勝利被竊取了,其他關鍵位置的候選人也一樣。!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
選什麼人? 美國選民由535名議員代表,他們被稱為國會議員。但是,如果共和黨控制了上院或下院,或參眾兩院,就能夠阻撓總統推行政策、實施計劃。
共和黨今年期中選舉只需要再贏得一個席位即可奪得控制權。參眾兩院共同制定法律。
參議員任期六年,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參議院議員面臨競選連任。亞利桑那州 —— 因各種陰謀論盛行而引人關注。
這些議題包括墮胎權、烏克蘭、氣候變化、難民政策、美國民主體制的前途。共和黨今年11月期中選舉需要再贏得五個席位才能奪回眾議院多數席位。參議院則較勢均力敵,目前兩黨席位大致相當,但民主黨擁有控制權,這是因為一旦出現平局,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擁有決定性的一票。保守的民主黨人——而不是共和黨人——已經阻止了幾項重大提案,包括金額達萬億美元的社會項目和氣候行動等一籃子的計劃。
他 2020年從共和黨手中贏得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Photo Credit: BBC News 誰的勝算較大? 根據過往歷史,主掌白宮的政黨在期中選舉中往往會受挫。
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況有利於民主黨總統拜登施政。這可能會削弱對民主黨候選人的支持。
眾議院有435個議席,每位眾議員代表各自所在州的一個特定選區,任期兩年。這對拜登意味著什麼? 自1946年以來,現任總統所在的政黨幾乎總是在期中選舉中表現不佳,特別是如果現任總統的支持率正在下降。
現在的參議院在兩黨中間呈現50-50的均勢,共和黨人只要能顛覆哪怕一個由民主黨議席,就可再次獲得阻撓拜登政策順利通過的力量。俄亥俄州 —— 同樣是勢均力敵,但因為一反常態、與前兩次大選都堅定支持共和黨的傳統相悖,所以令人矚目。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期中選舉結果的有六場關鍵選戰: 喬治亞州 —— 傳統的南部保守州在2020年大選後曾兩次爆冷門,導致民主黨人取得了參議院的控制權,這次仍將令人倍加關注。民主黨以極微弱多數控制參議院和眾議院。
威斯康辛州—— 勢均力敵,對立尖銳,傳統上競選勝負往往以微薄的優勢決定,民主黨傾注大量心血的州。參議院是上議院,有100個席位,美國50 個州,無論大小,各有兩名參議員代表本州。
即使現在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出台任何一項法案時拜登總統通常得要求每一位民主黨議員支持,而即便如此往往還不夠。國會由兩院組成——參議院和眾議院。
期中選舉包括所有眾議員議席。或許一個原因是暢銷書《絶望者之歌》(Hillybilly Elegy)作者,38歲的風險投資人,共和黨人詹姆斯.戴維.萬斯(James David Vance,簡稱JD 萬斯,又譯凡斯 )將在俄亥俄州挑戰2020年總統候選人。